全球城市前沿情报 | 东京都借金融科技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发布者:王文达发布时间:2022-11-07浏览次数:10

东京都借金融科技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17年公布《国际金融城市构想》1.0版后,东京都于202111月公布了其升级版《国际金融城市构想》2.0版。近年来,东京都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的排名不断下滑,此次希望通过加快推进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来提升其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朋友圈”中的竞争力。为此,东京都提出了三项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措施,并制定了两项具体发展目标。


东京都综合金融实力与金融科技实力出现“双降”


此次《国际金融城市构想》“版本升级”的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东京都近年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出现下降。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东京都从最高时的第3位快速下滑至第9位,即便在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中也已落后(见图1)。而在金融科技(Fintech)中心排名上,东京都也呈现不断下滑的态势(见表1)。


对于在《国际金融城市构想》1.0版中便已将金融科技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主要抓手的东京都而言,这些年金融科技领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拖累了整体的金融竞争力。作为立志重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城市,近年来,东京都不论是在综合金融领域还是在金融科技领域,与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差距都在逐步拉大。因而,东京都需要出台新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刺激,使金融领域的竞争力重回上升轨道,缩小与领先城市的差距。




东京都力推金融科技发展


东京都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背后的思考


第一,数字化的浪潮导致日本经济结构本身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金融产业也必须面对这样的大潮流。


第二,在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流程,将有助于资金的顺畅流动,加强“投资链”。


第三,推进整个社会的无现金化,可以促进伴随支付的经济活动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产生新的金融服务。


第四集聚和培育金融科技公司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和振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东京都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最新手段


措施一:吸引海外金融科技企业并支持其在东京都开展业务。具体包括提供资助,以减轻海外金融科技公司在东京都开业所需的初始费用、专业机构咨询费用和办公室租金等费用负担;东京都金融一站式支持服务将引入律师和会计师等金融专家以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在关于金融牌照登记程序的英语版本指南中细化对金融科技相关牌照的描述。


措施二:为金融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持。具体包括为通过“东京金融奖”金融创新组别初审的公司提供指导,帮助制定商业计划;东京都政府与民间共同出资设立金融科技企业支援基金,从资金和管理上支持拥有突破性技术和服务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


措施三:为金融科技公司创造商业机会。具体包括鼓励金融科技公司参加海外举办的各类活动,为其推广业务提供支持;与金融科技行业协会和初创企业入驻的办公设施合作,促进其他产业的企业与金融科技企业之间以及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交流,开拓新的商业机会。



东京都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


《国际金融城市构想》2.0版从“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及“无现金支付比例”两个方面为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设定了具体目标。


东京都内的“金融科技企业数量”要从2020年的94家增长至2025年的200家,到2030年要增长至400家。


东京都内的“无现金支付比例”要从2014年的21.6%增长至2025年的50%,到2030年要增长至80%


第一只金融科技企业支援基金已经成立


根据《国际金融城市构想》2.0版所提出的措施要求,东京都计划设立总规模超过20亿日元的金融科技企业支援基金,其中东京都政府计划出资2亿日元。东京都期待利用行政机构的支持与民间机构的经验,以基金投资的模式帮助科技金融企业快速成长。第一只金融科技企业支援基金(Finolab1号投资事业有限责任组合)已于20221月成立,规模达10亿日元,存续期5年,由长期经营科技金融产业社区的Finolab株式会社负责运营。投资目标为初创阶段以及早期投资(early stage)阶段的金融科技企业。


资料来源:https://www.seisakukikaku.metro.tokyo.lg.jp/pgs/2021/10/images/kousou2.pdf

本文来源:《全球城市前沿情报》2022年第1期(总第48期)

作者: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经本号编辑整理后发布,囿于篇幅,此处舍去文内注释,完整版本及学术引用请核查原文。



征稿启事

Call for Submission of Articles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编辑部竭诚欢迎学界同仁赐稿,文章题材选择不限,论证风格不拘,唯以学术价值和专业规范为准绳,既欢迎旁征博引、论证厚重的长文,也欢迎书评、译稿、综述等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的短文。在惠赐大作之前,《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提请您垂注以下几点:

  1. 大作请附上300—400字中英文对照的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

  2. 所有来稿一律实行匿名评审,不论刊用与否,均在1个月内予以答复。

  3. 注释和引文格式:注释均采用脚注方式,如①、②……的形式,word默认每页重新编号。引用的外文论著皆不必翻译为中文。

  4. 凡经本刊使用的稿件,如无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权特殊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数字化传播。


编辑部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sigc@shnu.edu.cn

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81号上海师范大学东部54

光启书局《全球城市研究》编辑部(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