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陈宪:不强省会,何以强省?

发布者:王文达发布时间:2022-02-28浏览次数:10

如果按照城市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将中国的省份分为三种情况,姑且称为发达、比较发达和欠发达。发达省份一般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强城市,如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比较发达省份一般有1个强城市,通常是其省会,如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省等;欠发达省份则基本没有较强的城市,甚至连省会都不那么强,如江西、山西、云南、贵州、广西等。


 “省会不强,何以强省”的另一个说法是,城市不强,何以强省。一个省份没有强城市,这个省份怎么会强?这个道理极其直白。根据中国的国情,一个省份如果已经有两个及以上比较强的城市,那么,里面必定有省会城市;如果还没有比较强的城市,那么,首先要强省会。故此,相关省份都提出了强省会战略,但付诸行动的力度存在差异。


何谓强城市(省会)?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其一,要有较大的经济规模。按照目前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或接近达到1万亿元。上述第二种情况的省份——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省,它们的省会成都、长沙、武汉、合肥、郑州,GDP都超过了1万亿元。


其二,要有好产业。也就是说,这些城市都在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占比份额较高的主导产业。发达省份的省会有好产业自不待言。这里,再以第二种情况的五个省会城市为例,它们也有好产业。如成都的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长沙的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武汉的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合肥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等产业;郑州的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等产业。


其三,要有好大学。好大学的客观标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发达和比较发达省份的省会,基本都有至少1所好大学,而欠发达省份的省会,几乎都没有好大学。在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背景下,中部的武汉、长沙、合肥,西部的成都,之所以异军突起,取得较好较快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有好大学。创新驱动说到底还是人才驱动。好大学吸引人才,当地的好产业又留住人才,进而城市得到良性发展。数据显示,四川大学的毕业生,50%左右留在成都工作,电子科技大学的留蓉比例则更高。这为成都在创新驱动阶段取得骄人发展成绩提供了一个强力保证。


强省会战略也受到了质疑。一个主要的看法是,在欠发达省份,强省会就是对其他城市“吸血”,它的发展是以其他城市发展滞后为代价的。在城市发展生态的相关主体中,人力资本(人才)是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主体。所谓的“吸血”,主要是指对人才的吸引和使用。仍以成都为例,说明这个看法基本是不成立的。过去10年,成都持续保持了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增加近600万人;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较“六普”提高了10个百分点,知识型、技能型移民占有较高的比重;人口老龄化较“十二五”末下降3个百分点。试问:这些知识型、技能型“移民”主要来自四川省内,还是省外,甚至国外?答案当然是后者。相关调查表明,成都现在已经是年轻人工作和生活最为向往的城市之一。总体来看,成都的人口和人才政策是积极有效的。预计“十四五”时期,成都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的人口净流入。其中,人才比重将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成都的发展,带动了成德眉资都市圈、四川省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一般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如果没有一个强省会,难以避免资源要素尤其是人才向省外流出;同时,省会在一省范围内集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不够,省内各市势必缺乏向心力,进而导致所在省份难以与其他省份竞争与合作。这些情形已经在现实中充分暴露出来。再从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以省会为代表的大城市,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要素、产业以集聚、吸纳和转移为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则以辐射、溢出和分工为主。没有前期的集聚、吸纳和转移,就没有后期的辐射、溢出和分工。就像上海和苏州,深圳和东莞,广州和佛山,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两个时期。也就是说,没有中心城市先行的强势发展,就很难有周边城市,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的较快发展。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对于欠发达省份来说,实施强省会战略是必须的、必然的。


如何实施强省会战略?各地有因地制宜的思路和做法。从以上强省会的三个基本条件看,笔者认为,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第一,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或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适度扩大省会的空间范围,优化空间结构;第二,通过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第三,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优化人才政策,提高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经本号编辑整理后发布

作者 |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宪教授

编辑 | 唐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