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 为在更大空间范围发展“上海”提供思路,《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第一辑 空间结构》发布

发布者:唐瑞雪发布时间:2021-09-02浏览次数:19


都市圈是全球城市功能建设的空间载体,以上海为代表的国内的全球城市建设现阶段,五个新城建设则成为构筑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的重中之重。近日,“首届上海都市圈发展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上,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课题组编写的《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第一辑 空间结构》发布,本书以“空间结构”为主题,基于城市化演化逻辑,以世界五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经验为借鉴,分析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脉络,阐述三者关系。与会学者就上海都市圈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作为第一辑的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宪认为,上海都市圈不等于上海大都市圈,本书中的上海都市圈是3+1和1+3。其中,3+1包括3个经济功能区:主城区(中心城区)、新城区和同城化区;1是指上海的市域即行政区划。1+3指上海和苏州、南通、嘉兴。同样,都市圈也不应等同于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上海都市圈是上海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建设的空间载体。上海都市圈与正在建设的上海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空间结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上海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的产物,其规划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以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使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为重点;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则要以功能(软实力)建设为重点,即以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为重点。都市圈的价值等价于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价值。例如,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生态协同治理,有助于社会和谐和美丽;创新和产业集群,有助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资深教授吴志强认为,长三角地区面临着三大发展困境:缺乏区域科创要素的科学评价、缺乏治理协同机构、缺乏科创要素的智能协调配置,应用长三角各个城市的长板去弥补其他城市的短板,突破行政区的范围,进行创新关键六要素“人才、设施、资金、市场、企业”之间的搭配。过去五个新城的定位是在上海的用地上进行布局的,它们是作为上海中心城市的反磁力中心。上海要和长三角真正能够嫁接,就要在整个长三角的资源配置下重新定义这五个新城,它不再是上海中心的边缘,而是整个世界级的创新群落的中心,是整个跨地界、跨省界、跨行业界限的一个新中心。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研究员指出了都市圈“同城化”的几大特征:高度的城市系统化、高度市场一体化、高度城际流动性、高度资源配置地区化。都市圈不是传统意义上强调等级结构的中心外围模型,而是基于相互借用规模所形成的网络节点的这样一种新兴模式。这就意味着,不仅邻近的一般城市向核心城市借用规模,比如巨大的市场、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等等;同时核心城市也向邻近的城市借用规模,比如较大的发展空间,较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从而促进同城化的发展。同城化不是同质化,其差异化体现在城市的功能分工。这就意味着大都市圈里面各个城市是依据它们自身的区位条件、比较优势、发展潜力,来构建与其他城市相配套的独特的功能,从而形成大家处在同一个城市系统当中的功能结构。大都市圈当中的核心城市,比如上海的非核心功能就一定要向周边邻近城市疏解,而其他的周边城市一定要培育自身的核心功能。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表示,五个新城的建设有助力突破人口和土地的约束,提高经济和人口的承载力,有利于形成上海都市圈范围之内一体化的发展。他对都市圈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在上海都市圈范围内空间布局研究里面,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活力和便捷程度,一方面提高上海都市圈内部的一体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形成来自于上海都市圈建设的跨省级行政边界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上海方案。”

据了解,《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是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继《全球城市发展报告》、《全球城市案例研究》和《全球城市发展指数 》后的又一个系列产品,将陆续分辑出版。各辑主题是:空间结构、同城化、交通网络、现代产业体系、人口和劳动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江南文化等。研究上海都市圈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系列产品可以为在更大空间范围发展“上海”提供思路;为区域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贡献经验;为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圈作出解释。

本次论坛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学会、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时代文化发展协会共同举办。



本文转载自“文汇”App,经本号编辑后发布

作者:陈  瑜

编辑:唐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