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 上海都市圈是怎么形成的?《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第一辑 空间结构》新书首发

发布者:唐瑞雪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次数:21


8月26日,在沪举办的“首届上海都市圈发展论坛”上,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课题组编写的《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第一辑 空间结构》新书首发。

作为第一辑的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宪介绍,新书以“空间结构”为主题,基于城市化演化逻辑,以世界五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经验为借鉴,分析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脉络,阐述三者关系。在此基础上,厘清长三角区域的空间层次,重点围绕以虹桥枢纽为中心的上海都市圈“3+1”圈层的空间结构。

他认为,都市圈和城市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群中总有两个及以上都市圈;都市圈则是城市群中城市化的现实样态。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存在两种模式: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在相对发达的地区,都市圈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在相对次发达的地区,中心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

在他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中心区,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在成渝、长江中游或中原地区,中心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上海都市圈是上海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建设的空间载体。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的产物,其规划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以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使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为重点;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则要以功能(软实力)建设为重点,即以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为重点。上海都市圈是上述功能和软实力建设的空间载体。”

陈宪教授认为,都市圈的价值等价于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价值。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生态协同治理。有助于创新和产业集群,有助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在论坛上提出上海要和长三角真正嫁接的话,不能把上海的五个新城看作是上海中心的边缘,而应该是整个世界级的创新群落的中心,它是整个跨地界、跨省界、跨行业界限的一个新中心。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则认为大都市圈当中的核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就一定要向周边邻近城市疏解,而其他的周边城市一定要培育自身的核心功能。同时,发展大都市圈里面的专业廊带,是很重要的空间载体,比如科技走廊、文化创意走廊、特色产业走廊、生态环保走廊等等。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陆铭对都市圈内部空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一个城市经济面临的问题,它涉及到通勤、轨道交通的布局、人口、土地如何规划。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对上海都市圈的发展,突破人口和土地的约束,提高经济和人口的承载力非常有利,并且有利于形成上海都市圈范围之内一体化的发展。“在上海都市圈范围内空间布局研究里面,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活力和便捷程度,一方面提高上海都市圈内部的一体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形成来自于上海都市圈建设的跨省级行政边界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上海方案。”

在研究上海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中,大家总认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疏散人口可以缓解拥堵。而陆铭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认为由于职住分离,很多人住在非中心城区,而就业和消费集中在中心城区,越是疏散人口,通勤距离越长,拥堵反而越严重。

《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是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继《全球城市发展报告》、《全球城市案例研究》和《全球城市发展指数 》后的又一个系列产品,将陆续分辑出版。各辑主题包括空间结构、同城化、交通网络、现代产业体系、人口和劳动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江南文化等。《上海都市圈发展报告》聚焦上海都市圈空间范围内的重大发展问题,具有现实价值、学理价值和文献价值。

论坛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学会、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时代文化发展协会共同举办。



本文转载自“文汇”App,经本号编辑后发布

作者:陈  瑜

编辑:唐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