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格局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经历“多功能消费型城市”“单一功能的工业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多次转变。
城市功能的提升带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在国家政策和上海城市规划的指引下,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向中心城区外围疏解,且伴随着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郊区人口和产业进一步聚。
经过多年演变,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实现由中心城区到郊区新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先后经历了“单中心发展-同心圆式向郊区蔓延发展-多中心圈层发展-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形成阶段”四个阶段,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上海都市圈“3+1”空间结构。
1949—1978年:典型的单中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在变“消费中心”为“生产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围绕中心城区蔓延。初期的上海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改善生产和居民生活条件,规划重点是工业布局和人口结构。1953年上海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对上海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工业区布局和住宅分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958年,国务院批准,先后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嘉定县、宝山县、川沙县、南汇县、奉贤县、松江县、金山县、青浦县、崇明县共十县划入上海市,这是上海市市辖区域扩大的关键性事件。通过这一区划调整,上海市的辖域面积增加了10倍。这次调整不仅帮助上海解决了城市发展面临的空间制约,有助于落实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空间拓展的制度性安排,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上海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功能重塑产生了重大且长远的影响,也为未来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8年,上海提出,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结合旧市区工业的改组和调整,逐步在外围建设卫星城镇,安排必要的新建与迁建工业用地,逐步减少旧市区人口至300万左右。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958年4月,上海市规划局编制城市建设初步规划草图,提出迁建、新建工厂应到新开辟的工业区中建设。规划新开辟的工业区有八个:蕰藻浜工业区、彭浦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北新泾工业区、漕河泾工业区、高桥工业区、周家渡工业区、吴泾工业区;并首次提出建设吴泾、闵行、安亭、嘉定、松江五个卫星城,编制了“卫星城规划”,提出卫星城建设。
1959年10月完成的《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镇的建设方针,除已有的吴泾、闵行、安亭、嘉定、松江外,新规划北洋桥、青浦、塘口、南桥、周浦、川沙、朱泾、奉城、南汇、崇明、堡镇12个卫星城,为后来安亭、松江新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上海开始建设金山石化和宝山钢铁两大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建设金山卫、吴淞-宝山两个卫星城,进而有步骤地开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南岸。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向今天的内环和外环之间疏散,新建住房主要是在内环和中环之间。上海的人口居住和产业发展还是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业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形态没有明显改变。中心城区呈现同心圆式向四周蔓延式扩张,郊区发展缓慢。因为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能够满足化工和钢铁产业的发展需求,金山和宝山两个卫星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他新城发展相对缓慢。城区和郊区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中心城区集聚功能不断加强,是典型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单中心发展阶段。
1978-2000年:同心圆式向郊区蔓延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不断提升。1982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出,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1984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指出,上海城市性质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的方向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以中心城为主体,市郊城镇相对独立,中心城与市郊城镇有机联系、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同时提出中心城的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卫星城规划为130万人左右。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规划总体方案》,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方案将上海城市性质确立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贸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上海应当进一步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关于城市布局,规划方案提出要逐步改变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积极地、有计划地建设中心城、卫星城、郊县小城镇和农村集镇,逐步形成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要重点发展金山卫和吴淞南北两翼,及若干新区的建设。1986年城市规划延续了1959年提出的建设卫星城的构想,为上海逐步改变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建设中心城和卫星城提供了指引。
1990年,国务院宣布,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走上了改造、振兴的新阶段。
1992年的《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提出,通过浦东新区开发,带动浦西的改造,恢复和再造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为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浦东新区范围为长江口、黄浦江、川杨河之间三角地的 350平方公里和川杨河以南、外环线以北50平方公里,共400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主要采用多轴多核的形态。浦东大开发给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带来重大变化。通过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上海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高潮,奠定了浦东新区在上海及长三角的龙头地位。随着延安路越江隧道和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建成,上海城市发展重心往东部转移,重塑了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在此期间,为了提升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上海对中心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在“退二进三”产业方针的指导下,上海市政府通过存量调整迁移与增量合理布局等手段调整工业布局,对污染型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加快工业企业转移速度。同时,将工业增量投资向郊区等地带倾斜。上海先后建立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两个国家级园区,并在郊县设立多个市级开发区。为改善中心城区的人居环境,政府将人口大量导入中心城区边缘和城乡接合部,中心城区的居民大量外迁。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工业企业外移,带动了郊区的发展。郊区产业布局依托城市快速交通道路形成轴向发展,包括沪宁、沪杭和轨道交通方向。上海郊区以近郊区域城市化为主,靠近中心城区的闵行、宝山、嘉定等发展较快,远郊发展较慢,卫星城发展相对滞后。郊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依托于中心城区发展。
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外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一段时期,上海中心城区呈现向外扩张的发展趋势,浦东开发带来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重塑。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仍以单中心为主、同心圆式向郊区蔓延发展,呈现出多核和圈层结构、结合局部扇形分布的特征。
2000-2010年:多中心圈层发展阶段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决策。上海围绕建设交通工程、调整工业布局、改造危棚简屋地区三大重点,加快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步伐。一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中心城集聚、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郊区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上海逐步从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转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200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范围在本次规划中得以确定:中心城区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区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并首次提出新城的概念,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
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进而提出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和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多心、开敞”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国务院在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的批复中指出,“要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全市实行统筹规划”,“从长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出发,进行上海城市总体布局”,这体现了发展上海都市圈的初步想法。
在之后相关规划中,上海注重从区域整合的角度,完善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城镇体系规划,对于上海都市圈圈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进入“多核—多轴”分布阶段和多中心网络状扩展阶段。
2006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城乡体系”(简称“1966”城乡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中心村。“1966”城乡规划体系将中心镇和一般镇合并为新市镇,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层次的城乡体系,重点推进嘉定、松江和临港新城建设。并提出依托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服务长江三角洲、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1966”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建设了一批新城和新市镇,促进新城、新市镇与中心城区的互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提高了郊区的城镇化、集约化水平及发展水平。居住人口以圈层式的特征蔓延,就业人口则体现为沿交通干线的走廊式扩散。由此,该体系推动了上海城市空间圈层结构的形成,带动郊区新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此期间,上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郊区产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进一步促进郊区新城的发展。上海逐步形成“一主多副”的多中心结构,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中,上海以长三角为依托,越来越重视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0年至今:上海都市圈空间范围形成阶段
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要以上海为发展核心,发展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形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镇集聚带,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对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临港新城的产业发展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为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优化提供了指引,加快了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临港新城的产业集聚发展。虹桥枢纽的建设发展进入了提速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城市合作越来越紧密。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指出“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由此明确了上海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上海的行政区划加江浙的近沪区域。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虹桥枢纽地区的区域功能快速发展,集聚了一批国际和区域性企业总部,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双引擎”格局。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上海落实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格局。“中心辐射”是指主城区,“两翼齐飞”是指浦东、虹桥,“南北转型”是指金山、宝山,“新城发力”则是指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及南汇五个新城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综合交通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集中规划建设、全面赋能。
由此,在主城区外围将出现五个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在这一段时期,上海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支撑主城区与郊区、近沪区域的同城化;促进主城区、郊区和近沪城市在功能和产业上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人口布局,人口和就业向均衡发展。上海的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上海都市圈“3+1”空间结构的形成。
本文转载自“城市中国杂志”,经本号编辑整理后发布
编辑:唐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