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薛凤旋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专题报告

发布者:王文达发布时间:2024-03-29浏览次数:10

2024327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香港大学地理系原系主任薛凤旋教授应邀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101会议室做了题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大局的趋势及上海的机遇”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研究院“以全球城市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核心的巨型城市群引领双循环发展研究”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教授、执行院长茆训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以及研究院全体教职工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薛凤旋教授的报告围绕在当前新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上海如何建设全球城市这一核心议题,对上海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积极建议。

薛凤旋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与上海的渊源,并回忆了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来沪与上海学界、政界交流的经历。他认为,上海之所以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思想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上海处于中西方思想碰撞的前沿,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二是上海拥有卓越的地理位置,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在谈到全球城市时,薛凤旋教授坦言,虽然他早已接触到了全球城市的理念,但直到开始对上海进行研究后,才开始整理相关资料。他强调,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城市这一理念。该理念于九十年代初由美国学者萨森提出,符合当时的全球发展背景,但要认识到全球大局不断变化之势,全球城市理论也需要不断活化。

薛凤旋教授从城市历史入手,梳理了上海的发展史,并将其融入到全球格局当中。他指出,上海海运发展始于元朝,明朝时开始发展国际贸易,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开埠之后,租界在上海设立,西方和中国本土的思想在上海碰撞融合,促进了上海在经济、技术和思想方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内陆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薛凤旋教授特别强调了浦东新区开发的历史意义,认为浦东新区将上海推向了更宏观、更国际化的改革开放。同时诞生的还有浦东新区的三个精神:服务长江流域人口、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中国创新的孵化器。

薛凤旋教授将近三十年的上海发展历史融入到全球发展历史中,指出,自西方开始向外转移技术和资本之后,上海就一直在承接发达经济体外迁产业。2007年后,中国的产业明显升级,与此同时上海开始承接高附加值产业,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也开始向上海转移。到2017年时,西方国家为了应对这种趋势,不得不采取措施遏制中国崛起。中西方两种力量产生冲突并不断演化,在这个过程中新型的全球化也开始浮现:一方面是美国和西方主导的旧有的全球化,另一方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和组织的崛起。

在新型全球化的背景下,薛凤旋教授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积极建议。他认为,得益于几十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海的产业布局、城乡格局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极大进步。尤其是高铁、空港和航港的建设,确定了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中心的地位。为了应对未来发展,薛凤旋教授建议上海要吸收新型全球化的养分,并输送相应的服务。上海可以回望浦东新区精神,设定新的目标。第一,将服务长江流域人口升级为服务全球人口,使其成为一个辐射全球范围的国际大都市。第二,在保留中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国际形象,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人才。第三,从长三角一体化出发,走向跨国一体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组织等新兴经济体的交流合作,共同协调发展,建设新一代全球城市。

报告结束后,周振华院长、宁越敏教授以及研究院师生与薛凤旋教授就报告内容展开交流。针对当前及未来香港如何继续扮演连接枢纽的角色的问题,薛凤旋教授认为香港需要发展新的金融功能,充分利用香港的普通法的优势,为新型全球化体系的跨国布局提供服务。针对上海如何平衡传统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的问题,薛凤旋教授认为上海不应放弃传统全球化,而是在此基础上,主动发展新的模块,向外拓展。针对上海基于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较弱的问题,薛凤旋教授认为上海应该鼓励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向海外发展,并重视孵化器的作用。针对大湾区内两种体制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薛凤旋教授认为应重视城际交通网络、人口自由流动、行政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建设。针对香港未来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问题,薛凤旋教授认为香港应该利用其法律体系吸引科技企业落户,将科研成果在大湾区落地及商业化。他还建议成立基金,专门用于孵化新的创新科技小微企业,并放宽人口流动限制,吸引更多人才来港。

通过交流和讨论,与会人员对上海的发展历史和在未来全球大局中的定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本次讲座在薛凤旋教授和各位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