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成果】周振华 杨朝远 | 以科创中心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者:王文达发布时间:2024-04-03浏览次数:10

· 作者简介 ·


周振华(1954-)男,浙江上虞人,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全球城市与宏观经济。杨朝远(1985-),男,河南省许昌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与核心要素,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基础性研究→科技创新→诞生应用新场景→萌发新兴产业→产业高端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上述逻辑链条中,科技创新具有“赋能效应”,并渗透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引起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赋能于生产领域,提升生产的效率,形成有效供给;赋能于分配领域,创新分配模式,构建高效激励机制;赋能于流通领域,削弱要素流动阻碍,促进要素充分涌流;赋能于消费领域,丰富产品的多样性,提升人民福祉。科技创新通过“赋能效应”最终作用于人,促使劳动者从掌握简单生产技能的劳动力转向掌握复杂生产技能的人力资本。以科技创新形成的新质生产力,还塑造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其国际话语权。

经济发展、要素流动在区域空间中呈现非均质特征,禀赋优越、要素集中的区域往往率先实现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的出现遵循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质性规律,而非“遍地开花”。科技创新中心可通过科技上的“溢出效应”与空间上的“辐射效应”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载体是什么?在科技大发展的当下,科创资源的布局正从“城市郊区”回归“都市中最都市”的地方。

以全球城市(区域)为平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引领新质生产力,是由其自身特征和内在发展需求所决定的。从其自身特征来看,全球城市(区域)集聚了丰富的金融资本、大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高密度的跨国公司总部、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广阔市场,这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创新要素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从其内在发展需求来看,全球城市(区域)是全球化网络中连接地方和国际的“时空路口”,是价值规范的权威引领者。向科技创新要“发展红利”和“发展空间”是全球城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布局建设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渝、武汉、西安3个“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及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形成“3+3”不同层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空间分布格局。上述城市或区域是典型的全球城市(区域),一方面这些城市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凭借其自身经济实力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具有显著的全球城市的属性特征,连接着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我们应以全球城市(区域)为空间载体,通过加强基础性前沿研究、打造科创平台、推进区域一体化、形成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等路径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加强基础性前沿研究,繁荣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全球城市(区域)作为“科创策源地”,扮演着基础科学研究的布局者、深耕者的角色。应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调动和激发科研主体的活力,提升“从01”的基础性研究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基础性研究的世界影响力。

打造科创基础平台,培育科创生态。拥有高铁站、港口和航空港的全球城市(区域),实现了跨区域及与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此外,加快全球城市(区域)治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可为科创资源的融合带来新的创新空间、创新资源和市场。全球城市(区域)地方政府应重点关注科研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清路子”“搭台子”。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第三方科创服务机构,并以此为纽带,为科创企业搭建应用场景推介平台、金融服务平台。

推进区域一体化,构建创新共同体。我国已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全球城市区域。区域一体化是科创共同体的基础,可有效削弱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障碍;与此同时,科创共同体可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动力。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应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任务为引领,联合开展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同时,探索全球城市区域科创示范区、高新园区的联动机制,共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协同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推进区域科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跨区域实验室建设制度,共建统一的区域性技术市场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多维支撑。此外,积极探索跨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如共建科创走廊、科创飞地和反向飞地、双创基地等。

加快形成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传统制造业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压舱石”,发力技术端,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产业新赛道。应抢抓新能源、生物医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机遇窗口,加快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区域一体化,催生应用新场景与商业新模式,形成从科技研发到产业生产再到市场的全生态发展优势,加速形成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本文转载自文汇报,经本号编辑整理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