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预告 |《中部城市崛起》

发布者:王文达发布时间:2024-03-13浏览次数:10



《中部城市崛起》

陈宪、石章强、王赟赟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01


内容提要

本书从历史变迁、区位空间、发展政策、产业体系等方面对山西、安徽、江西、河南省、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的主要城市进行了分析,讲述了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意义。本书还从城市的产业、园区、企业、文旅等角度,为中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引。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城市管理者、城市领域的研究者和对城市发展感兴趣的读者。



02


作者简介

陈宪   

出生于上海,现居上海、深圳两地。曾为知识青年、铁路警察。高考后先后供职三所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石章强

正高级经济师、锦坤品牌创始人、上海市工商联执委。担任新华社品牌工程专家委员、工信部专精特新评审专家、国家名片提名人和终审评委。获评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上海现代服务业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十大品牌专家。


王赟赟

出生于上海,祖籍南通,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从事区域经济与全球城市治理方面的研究。



03


推荐语

作为优质资源要素的集中承载地,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陈宪教授团队提出,在城市化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在于城市崛起。这一观点更加鲜明地揭示了城市的特殊位势和超凡能量,对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 范恒山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在地理和政策两股力量的影响下不断演化。中国的中部也是一个差异特别大的区域,每个省和省内的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故事。这本书讲了每个具体城市的经验,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珍贵素材。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陆铭


《中部城市崛起》深入剖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的增长及其转型过程,全书沿着历史脉络,围绕中部典型城市的产业演变和政策评估两大核心维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通过细致的分析,不仅深入揭示了中部城市崛起的多重因素,也为理解这些城市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复杂发展过程提供了独到的视角。这本书对于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人员而言,是一部透视城市发展多元维度的重要读物,无疑将成为理解和研究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南昌大学教授、副校长  刘耀彬


 “城市崛起”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中部城市崛起》一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体现在:一是从过去、现在、未来维度,揭示了中部中心城市嬗变规律、实践热点和发展趋势;二是探讨了强省会、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的实践成效与治理之策;三是研判了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呼唤”和“中国意义”。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吴传清


04


目录


1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化

1.1    中国城市的集聚发展

1.2    中国城市的集群发展


2章  三晋大地的城市演进与发展

2.1    晋商带动山西城镇化体系的形成

2.1.1    交通城镇的崛起

2.1.2    矿业城镇的兴起

2.1.3    金融城镇的发展

2.1.4    消费城镇的繁荣

2.2    从“以商建城”到“以产设市”

2.2.1    工业化带动山西资源型城市的兴起

2.2.2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

2.2.3    资源城市亟须转型升级

2.3    不破不立,城镇体系再造三晋强市

2.3.1    强省会战略升级

2.3.2    资源型城市转型

2.3.3    县域消费品牌建设— 以餐饮为例

2.4    “一主三副”的城市格局

2.4.1    太原:强化太原都市圈,推动晋中城市集群发展 

2.4.2    大同:提升区域合作,立足“枢纽”定位

2.4.3    长治:向东开放,融入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次中心城市

2.4.4    临汾:发展枢纽经济,建设陆港城市


3章  皖江两岸异军突起的城市

3.1    安徽:10 年沉潜,蔚然起势

3.2    合肥:风投之城,“赌运”亨通

3.2.1    创新之都

3.2.2    “次次押对的赌城”

3.2.3    合肥的可借鉴之处

3.3    芜湖:触底反弹,WUHOO 起飞

3.3.1    痛定思痛,创建“1% 工作法”

3.3.2    体量不大,实力很强

3.3.3    工业立市,强企强城

3.3.4    创新迭出,体制长青

3.4   滁州:黑马之城,极速追赶

3.4.1    普查发现的巨大黑马

3.4.2    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

3.4.3    依托资源建设光伏全产业链

3.5    安庆:宜城宜业,绝地反击

3.5.1    魄力十足“自曝家丑”

3.5.2    洒扫庭除,外联老乡,广纳英才

3.5.3     不仅“活”人,还要“活”财


4章  赣鄱流域绽放“五朵金花”

4.1    边缘化的千年强省

4.1.1     曾经的国家经济命脉

4.1.2    长期的人文昌盛之都

4.1.3    区位上的东南形胜之地

4.2   从一主两副到强省会

4.2.1    从“一主两副”到“强省会”

4.2.2    强省会已成为中西部相对落后省份的现实选择

4.2.3    强省会的底层逻辑:做强而非做大

4.2.4    强南昌以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4.3    从强省会再到“五朵金花”

4.3.1    江西省产业布局的空间特征

4.3.2    “1+ 4”五朵金花— 南昌为核,环赣四极


5章  中原古城再奏发展“交响曲”

5.1    有历史温度的中原大地

5.1.1    自然地理

5.1.2   历史渊源

5.1.3   发展格局

5.2   从大省会到古都双核

5.2.1    中原城市群战略凸显郑州中心城市地位

5.2.2    多个副中心共同推动下的中原城市群

5.2.3    古都双核成为河南省省发展的重要动力

5.3   火车拉来的中原大城

5.3.1    火车拉来的交通枢纽

5.3.2    背靠腹地的中原大城

5.3.3    正在崛起的工业城市

5.4   影响未来人口集聚的牡丹花城

5.4.1     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龙头

5.4.2    历史名气大于现实的古都 

5.4.3    生态资源丰富的北方“水城”

5.4.4    影响人才集聚的未来节点

5.5    古城的微光

5.5.1    钢铁支撑的豫北古城

5.5.2    借势而为的八朝古都


6章  大武汉支撑中部强省的半壁江山

6.1    从“湖北新政”走出来的大武汉

6.1.1     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6.1.2    张之洞推动中部第一 次崛起

6.2    从“大武汉”到“一主两副”

6.2.1     武汉:“1+ 8”城市圈的失与得 

6.2.2    襄阳: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6.2.3    宜昌: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跨越

6.3    城市集群打造湖北经济发展“黄金三角”

6.4    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走向同城一体化

6.4.1    武汉:打造都市圈的两大抓手

6.4.2    鄂州:打造中国“孟菲斯”

6.4.3    黄冈:打造为武汉东部生态文旅城

6.4.4    黄石:承接武汉产业转移


7章  长株潭都市圈引爆湖湘城市发展

7.1    三湘大地的“人”与“城”

7.1.1    环而不闭的三山四水之地

7.1.2    历史机遇带来的兴盛 

7.1.3    “霸蛮”托起的城市灵魂

7.2   从长株潭到多点开花的城市发展

7.2.1    长株潭一体化

7.2.2    从“五区一廊”到“3+ 5”城市群

7.2.3    从都市圈到深度集群发展

7.3    长株潭都市圈的战略升级和聚焦突围

7.3.1    三城交汇的地理空间布局

7.3.2    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7.3.3    网红文旅奏响文化凯歌

7.3.4    以“3+ 5”为主导的城市集群

7.4    长株潭都市圈引爆湖湘大地

7.4.1    长沙:超级网红城市和全球工程机械之都

7.4.2    株洲:轨道交通动力装备之城

7.4.3    湘潭:机电轻工基地

7.4.4    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省域副中心

7.4.5    衡阳:产业转移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


8章  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意义

8.1    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呼唤

8.1.1    东西联动发展的连接纽带

8.1.2    联通南北的重要纽带

8.1.3    贯穿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考量

8.1.4    “一 带一路”产业转移的承接分流

8.1.5     内外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8.2    产业是中部崛起的动力来源

8.2.1    先进制造业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基本盘 

8.2.2    现代服务业促进新消费分级和新业态创新

8.2.3    新型农业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文旅升级

8.3    园区是中部崛起的支撑载体

8.3.1    经开区和高新区形成工业聚集

8.3.2    新城新区打通产消城一体化

8.3.3    度假区、景区和农业园区带动文旅农餐食

8.4    品牌是中部崛起的超级 IP

8.4.1    产业品牌是“路子”

8.4.2    城市品牌是“面子”

8.4.3     园区品牌是“里子”

8.4.4    企业品牌是“旗子”

8.4.5    文旅品牌是“调子”

8.5    中部城市正在崛起

8.5.1    引爆省会

8.5.2    打造副中心

8.5.3    搞活县域经济


索引

后记


05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城市化。城市崛起潮起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早期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在东部地区,主要在东南区域。2022 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 20 位的城市,有 15 座在东部。


近年来,中部城市的突进式发展引起了国人的关注。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 20 位的城市中有 3 座中部城市—武汉、长沙和郑州,还有位列第 21 位的合肥。它们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中部城市崛起将全面带动中部崛起,并将与东西部联动,实现区域板块的协同发展。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处于承接东西、纵贯南北的中轴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中部地区以占全国 10 . 7% 的土地面积,养育着占全国 26 . 5% 的人口。2022 年,中部地区 GDP  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为 22 . 15%, 相比2017 年增加了6 . 37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市场潜力等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中部城市崛起意义重大。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看,国内大循环需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而中部地区的人口和市场规模巨大,且具有枢纽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中部的商品要素能够顺畅流动,生产要素能够优化配置,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有序循环,内外协同,合力共进。从联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上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城市圈四极组成的菱形中,作为内核,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枢纽。从中国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


20195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他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这是推动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指出的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无疑牵住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竞争力支撑,那么中部地区将无法承担起国内大循环“中轴、枢纽”的重任。不同于东部建立起来的与国际产品分工体系相衔接的制造业体系,中部城市群应该发挥后发优势,着眼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要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强城市间、地区间的联结和沟通,有意识地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在都市圈、城市群的框架下,确立各自的分工与责任,以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的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互动,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编辑:韩逸敏

审核:徐唯、信艳

本文转载自交大文渊公众号,经本号编辑整理后发布